日沈閣話舊事

舊金山出現唐人街

加州淘金潮正漸漸退潮,山中黄金快掘盡之時,在金礦工作的機會也同時減少了。來美國掘金中國人,有的發了財,買船票回老家去,做令鄉人羨慕的「金山伯」,買田蓋屋,安享下半生。有的還沒賺到可以衣錦還鄉的地步,就留在美國繼續工作。他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,不掘黄金,就改做別的工作。其實做別的生意,好比供應掘金的日用雜貨,比掘金更容易和有把握致富。當時中國人掘金,風險很大。露宿礦場掘不到金子,固然辛苦;掘到金子,提心吊膽怕被搶。掘金時期有句話:「連碰到個中國人的運氣都沒有」,形容倒霉的人連一個中國人都碰不到,別談有那個運氣去搶劫中國人。可見當時掘金的混混認為搶中國人手上的金子,也是發財之道。

舊金山的「唐人街」出現了。1850年時,舊金山市巳有七百名華商,他們經營餐館、洗衣店和其他商店。從現在的格蘭街向堅尼街發展過去, 有三十三家華商雜貨店,十五間中藥店(舊金山只有幾位西醫,以致中藥店門庭若市)和五家唐餐館。他們的顧客有華人,也有洋人。這是北美最老和最大的華人社區。當時海外的中國人自稱「唐人」,中國菜名「唐餐」,中式衣服名「唐裝」,家鄉名「唐山」,一切冠上「唐」字,他們自稱聚居的那幾條街為「小廣州」。「唐人街」之名,卻是美國產品:把華人聚居的社區稱為Chinatown是美國報紙的傑作。1853年,美國報紙開始稱舊金山華人聚居的那幾條街為Chinatown。中國人把它譯成「華埠」或「唐人街」,習用至今。

今日舊金山唐人街的特色:中國式牌樓和飛檐式建築,也是美國人的噱頭,依照好萊塢電影佈景造成,以興旅遊。開始的時候,美國導遊帶外地的遊客來唐人街開眼界,為了博取小賬,他們繪聲繪影的把幾條橫巷講成賭館或妓院所在,暗示該地曾經發生「堂鬥」或兇案。在唐人街做生意的,不堪其擾,齊向旅遊局抗議後,導遊才比較收斂。

華人為什麼自稱唐人

為什麼中國人在清朝的時候去外國,自稱「唐人」,避用「清」字,說起來有很長遠的故事。

有人說,廣東在唐朝時開發,唐朝又是中國國勢最強盛的時期,在海外自稱「唐人」是很有面子的。福建在漢朝開發,他們的用辭中就多「漢」字,如漢藥、漢醫等,和廣東人不同。另一說,漢朝向北方發展,所以韓國、日本稱中國為「漢」、中文為漢文、中藥為漢方;唐朝向南方發展,所以南方國家稱中國為「唐」。「唐山大兄」的稱呼,只有在南洋才聽得到。

又有一說是受在海外有龐大潛勢力的幫會影響。那時,洪門的三合會在南洋和北美地區發展迅速;中國的早期海外移民中,很多是洪門兄弟,他們具有極强的民族意識,反抗滿清政府統治中國,一心想恢復明室。因此這些海外移民,決不肯承認自己是「清人」或「清國人」。只有日本人稱中國人「清國人」,或蔑稱「清國奴」。洪門的文件中,沒有這個「清」字,他們寫成三點水加個月:「清」字少了個「主」。表示滿清不是他們的主人,可見其民族意識的强烈。

清代海外華人覺得自稱「明人」,可能會引起滿清政府對住在家鄉的親族不利,而廣東人既然習用「唐」字,不如自稱「唐人」。

「唐」、「僑」與「華僑」的來源

『明史』卷324『真臘國』條:「唐人者,諸番呼華人之稱也,凡海外諸國盡然。」真臘在今日的柬埔寨內。可見「唐人」名稱,在宋朝已有,盛行於明清兩代。南洋人稱呼中國人為「唐人」;美洲華人亦以「唐人」自居。

「僑」的意義是「客」:寄寓外地的人。早在東晉時期,五胡亂華,百姓南奔,稱為僑人。『興地考』記載:「自東晉成帝,中原流民多南渡,逐於江漢淮之間,僑立州郡以撫其名。南宋仿六朝僑寓法,撫輯南奔難民,分設僑治。」可見「僑」字引用,由來已久。

「華僑」一詞始於清朝。光緒二十三年,梁誠公使的奏摺、戴鴻慈『出使九國記』裡已經用「華僑」這個詞彙。最早的官方文件中使用「華僑」的是宣統元年八月憲政編查館印行的『華僑參議員議事辦法』文件。當時準備立憲,正斟酌華僑參議員名額。後來,流寓國外的中國人一概稱「僑民」,或「華僑」;華僑成為旅居海外中國人的通稱。

衣館、洗籠、八磅生涯

舊金山「唐餐館」首先在門外插上三角黄綢旗子,招徠中外顧客,供應中式美食,大受歡迎。於是華人的餐館向北美各地進軍,至今除了大城市中唐人街餐館林立,即使在小鎮市中,也會看見寫中文招牌加上英文Chinese Food的「唐餐館」。只是有些餐館供應的菜餚,為了合洋人口味,四海一家,中西合併,已非正宗,成了「雜碎館」。也有很多華人學會做西菜,開設西菜館,生意一樣興隆。美國許多商船和軍艦的廚子都是華人。

洗衣館繼餐館而起,成華商一大行業。在1869年以前,加州人口百分之七十是男性,人們視「洗衣」是婦女工作,男人不做。因此如何洗淨穿髒了的衣裳,成了困擾大眾的問題。當時舊金山有些紈袴子弟,甚至把襯衫送到香港去洗熨,一打襯衫要付十二美元,四個月後運回來。後來改送去檀香山洗熨,一打襯衫減收八美元。1851年,李華在舊金山開設第一家華人洗衣鋪,在華盛頓街和格蘭街轉角,一打襯衫只收五美元洗熨費,不只价錢便宜,而且很快就洗好了。華人洗衣鋪正適合當地人士的需要,頓時門庭若市,生意大好。華人紛紛開洗衣館,到1870年,舊金山華人開了二千家洗衣館,控制了全市洗衣業。再發展到西部各城市,家家生意興隆。有的洗衣館工人要分日夜班工作,才洗完顧客的衣服。洗衣館的工人把熨得筆挺、摺疊包裝的襯衫放在籮筐內,用扁擔挑著送去主顧家裡,同時收集要洗的衣服帶回店裡。1880年時,洗衣行業約有七萬五千名華人工作,躍居餐館之上,成為華人首位行業。而雜貨店和其他商業,則居第三位。

洗衣為婦女的工作,這個成見中外如一。這些開洗衣館的華僑發財回鄉,也不說他們做洗衣生意。他們說自己開「衣館」,處理衣服。在美洲,他們說自己經營「洗籠」生意,把英文洗衣店(Laundry)和中文合一,縮龍成寸,變成「洗籠」。早期的熨斗是在一個鐵斗裡加燒紅的炭,重達八磅。有的開洗衣館的華人自嘲過的是八磅生涯。

除了洗衣、餐館、雜貨等行業外,華人還做送貨上門的小販,沿街賣菜蔬、鮮果和花卉,冬季供應木柴,很受歡迎。他們還是公認最好的廚師和最盡職的管家。有的華人更做填地、築路和造房子的工人。對舊金山建設方面盡過一份力量。

同鄉團結互助扶持

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在美洲的中國移民,約有百分之六十來自廣東省台山縣。台山是移民美洲最大的僑鄉。除了台山人,還有其他縣份的廣東人向美洲移民。其中新會、開平和恩平三縣,鄰近台山,方言相近。因此這四縣的人,稱為「四邑人」。四邑人在美洲很有力量,是早期移民的重心。

1840年到二十世紀的初期,還有廣東的「三邑人」在美洲移民中人數也不算少。所謂三邑,即南海、番禺和順德三縣,包括廣州和近郊縣份在內。這些縣份多在珠江三角洲南端,靠近海岸,或接近廣州、香港和澳門等港口,進出方便,移民出海因此而多。

方言是同鄉之間團結的一大凝結力量:因方言相同,人們向一個地區集中移民。不但說台山話的四邑人如此,說其他方言的中國人,也因此而凝聚移民。好比,說閩北話的福州人,喜歡「過番」到南洋的沙撈越和詩巫,因為這兩個地方福州人多,被稱為「小福州」。閩南廈門和附近數縣的人,多赴閩南同鄉特多的菲律賓和馬來亞。講潮州話的汕頭人,則去泰國、蘇門答臘和馬來亞。還有很多客家人去婆羅洲求發展。這都是因方言相同,有同鄉照顧,生根立足方便得多。四邑人在美洲有了基礎,同鄉跟來依附,因此人數越來越多。

中國人認為照顧同鄉是天經地義的事。有時太清楚的各自劃分範圍,難免出現小圈子。在早期美洲唐人街上,就有這樣的故事。有個來自恩平的新移民看到一家餐館招募工人,他去應徵。餐館老闆是開平人,他說,「我的工作要留給開平同鄉做的,你還是去對街恩平人開的店,也許會僱你。」

這個故事顯示老闆太重視同鄉觀念。但當時卻認為各人照顧自己的同鄉,理所當然。現在雖然情況改變很多,但海外移民重視鄉誼,有時仍然不知不覺流露出來。

父老房和散仔館

各位漫步於華埠的街道,不難看到在古老的樓宇上有古色古香的招牌,好比「伍胥山堂」、「龍崗公所」、「黃氏雲山公所」等等。這些都是華僑宗親會的組織。

同姓的照顧和團結,在華僑之間是另一股凝聚力量。漢人約有四百三十八個姓,其中人數較多的姓,約有三十多個,俗稱「大姓」。同姓聚居,因此「張家村」、「李家莊」到處都有。一個村內都是同姓人,由長輩族長領導,大家團結對外。同姓的人一旦移民海外,就組織宗親會,發揮團結的力量。

宗親會的起源,事久年煙,殊難查考。但知朱沛國堂創立於清光緒二年(1876年), 昭倫公所組成於清光緒二十二年(1896年)。大致在清朝同治至光緒年間,各大姓大族已前後成立團體;小姓也不得不湊集組織。宗親會承祧祖先,儼如宗祠,於是祠堂林立,成為華埠一項特色。

宗親會組織,大致分為二型:一是父老房,多稱為堂;一是散仔館,多稱公所。據傳,父老房代表該宗族或聯族的最高權力組織;散仔館由青年人參加,備有武裝,受父老房驅策,任護衛和報復之責。民國以後,各姓的堂和公所合併,均稱公所,避用堂號。

父老房又分兩類,一為單姓團體,一為聯姓團體。如龍岡公所即是劉、關、張、趙四姓的聯合宗親會,取義於『三國演義』中劉、關、張桃園三結義;至於趙姓,因為小說中趙雲和劉、關、張親如手足,所以也有資格入龍岡公所。

二十世紀初,美洲華人宗親會大致有以下團體:

父老房單姓團體:陳穎川堂、李隴西堂、黃江夏堂、余采風堂、劉彭城堂、伍胥山堂、朱家公所、林河西堂、梁忠孝堂、譚光裕堂、馬家公所、趙天水堂、張清河堂、關隴西堂、曾三省堂等。

父老房聯姓團體:劉關張趙龍崗公所、陳胡袁至孝公所、蔡吳周至德堂、談譚許謝昭倫公所、雷鄺方溯源堂、薛司徒鳳倫堂等。

散仔團體:黃氏雲山公所、李氏敦宗堂、陳胡袁篤親公所、劉關張趙親義公所、余氏武漢公所、蔡吳周三德公所、談譚許謝聯義公所、雷鄺方源宗公所、朱氏紫陽房等。

宗親會以保護同姓宗族為目的;凡同宗的人必須註冊,遇到患難,才有團體來救助。即使爭執投訴到中華會館求公判,也必須由宗族團體出面交涉或保証,才獲最後解決。一人有事,全姓族人戒備;情勢逼人時,宗親會內部團結,一致對外。散仔團體是壯丁組織,一旦有事,聽命出動。因此早期華埠有了糾紛,往往擴大為集體械鬥;宗親會帶有戰鬥意味,是當時僑社的特殊現象。本地警察不明內情,無力及時制止;全面搜捕又常常殃及無辜。中國官方因為事關國體,試圖出面調停,但是鞭長莫及。這種暴戾之氣一直到華裔社會人口結構改變,才漸漸消弭。筆者將在「堂鬥風雲」一章中詳細描述。

華人代言人:中華會館

會館並非海外僑民獨創。在中國各大城市中,會館林立,照顧客居該地的同鄉。清代全國各省人客居北京的不少,尤其是入京應試的士人,需要照顧,於是各省均在京設會館,負責接待。

舊金山在1849年只有八百名華人,成立了美洲第一個會館。1851年原始的會館分裂成兩大團體,一個會館代表絕大多數來自新會、台山、開平、恩平四邑的華人,另一個會館代表高鶴、香山的華人。當時加州華人已有二萬五千人,大多數來自四邑、高鶴和香山。華人團體繼續分裂,各地僑民自組會館。舊金山的香山人於1852年成立陽和會館(香山縣自民國北伐後,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,改名為中山縣;這個縣的人移民夏威夷最多)。其他還有肇慶會館、合和會館和岡州會館等。客家人自組較小的人和會館。台山人移民在加州最多,1853年組成寧陽會館。這是舊金山人數最多的華人團體,因此他們在各會館的影響力也最大。

會館確實在海外的移民中發揮了互助的力量。最早期華人移民既無中國的駐外使領館照拂,美加的官民機構也不管。唯有這些同鄉和宗親團體接待:提供翻譯服務、簡單食宿、連絡親友和輔導職業等等。

1854年後,興起新型的華人團體的聯合會,名為「中華會館」,或是「中華公所」,由熱心公益的華僑,集資興辦,是駕於同鄉會和宗親會之上的組織。中華會館開始成立在舊金山,很快的發展到美加各大城市;凡是華人移民聚居的地方,就有會舘。在華人較少的地方,各種華人團體不多,或沒有同鄉會等組織,華人個別參加組成中華會館,有的城市則團體和個人均可參加。但如舊金山等華人最多的城市,是由代表各大同鄉會和宗親團體的會館聯合組成「中華會館」,理事是從參加的各會館成員中,按照每五百名會員產生一名代表的方式選出。人數多的會館,就能把持理事會會務。會館經過不少變遷,但是在二十世紀初期,仍是代表大多數來自廣東省二十多個縣的僑民組織。

「中華會館」的服務就不只是傳統的接待項目,它不但為移民爭取福利,而且保持華人社會的安定,在中國人移民新大陸的過程中,有不朽的貢獻。初期,會館僱人維持社區的治安,並為華人權利進行訴訟,爭取公道。甚至早期華人想回國,要由中華會館開具証明,才能在輪船公司賣到船票。因為有人以契約工的身份來美國,契約未滿不能私自離境;還有少數人經商失敗,債務未了,或是濫賭欠債,想一走了之;他人不甘因此蒙受損失,所以要由會舘出証明華人才買得到船票回鄉。

當今在舊金山和各地的中華會館,除了接待新移民外,還是當地華僑默認的代言人。它成為政府和華人社區的橋梁,促進華埠繁榮、改善華人福利、調解個人和團體之間的紛爭、支持華人子女中文教育、提供耆英服務、主持殯葬事務、管理華人墳楊、每年掃墓公祭、收葬單身的華人或把骨灰運回家鄉。

早期移民努力奮鬥、流血流汗、辛苦經營,才使華人在美洲立定腳跟,漸漸發展成今日的局面。因此,他們的開拓精神和貢獻,應受今人的尊敬和紀念。

TOP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第三章  早期來美洲的華人     全文完

 

閱讀:

一章 : 美加華僑支持革命

第二章 :  美加華僑青年壯志凌雲

第三 :  早期來美洲的華人(1)早期來美洲的華人(2)

早期來美洲的華人(3)

第四章 :  刀光斧影 堂鬥風雲

第五章 :  華工出洋與豬仔館

章:飛剪黄埔  運豬風雲

 

日沈閣首頁      日沈閣主自序

 

所有圖文版權所有,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.

Copyright© 2022, mysunsetpavilion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
Posted by NLT Design.  Email: mysunsetpavilion@gmail.com

Last updated Jan. 18, 2022